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老龄化、老年生活质量是现代社会难以回避的问题,老年社会工作是解决老年人社会生活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 老人问题的由来

(一)何为老人

一般来说,年满60岁的人被称作老人,世界卫生组织把60岁作为老年的起始年龄。 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是以60岁(或65岁)及以上老年入口占总人口的10%(或7%)作为其指标的。

之所以把60岁作为老年的起点,是因为60岁以后,人的各种生理功能发生了较大的退化性变化,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骨骼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呈衰退和下降趋势。 正因为如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60岁左右(女性可55岁,男性可延至65岁)作为法定的退休和享受社会保障的年龄。

(二)老人问题的提出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发展的—个重要趋势就是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在20世纪以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只有法国、瑞典、挪威。 进入20世纪以后,欧美国家的出生率普遍下降,人口相继老化。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模式都先后实现了从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 向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的人口再生产模式转变,从而使人口增长的速度变慢。加之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的普遍改善,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普遍延长,发达国家先后成为老年型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都在 10%以上(北欧、西欧的一些国家,65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高达15%-18%)。进入9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在经历着人口老龄化这一历史过程,目前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增长率是发达国家的三倍,全世界老年人口每月增加120万人,其中发展中国家占80%以上。因此,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 世界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老年群体的日益庞大,老人间题已成为各国社 会政策和社会工作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社会变迁对老年人地位和作用的影响

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前工业社会中,个人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才能逐渐掌握生产技术和经验知识,人的年龄与知识是成正比的,因此,老年人往往是知识和技术的宝贵源泉。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老年人在前工业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工业社会冲击着人们随年龄增长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老龄权威。这是因为第一,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人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愈来愈多 , 而在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接受和掌握方面,在对新的社会环境的适应方面,年轻人比老年人更有优势。第二,在现代社会,教育得到普及,人们的生产经验和生产知识能够高效率地通过学校教育直接获得,不必非得经由上一代人的言传身教。这样,老年人在农耕时代所获得的权威地位自然遭到冲击。

二、 老年社会工作的源起与发展

(一)老年社会工作的源起

无论是起初的慈善服务还是当今的专业社会工作,始终对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给予帮助和提供服务。英国最早于1908-1911年就通过了《养老金法》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美国1935年由罗斯福主持制定了有名的《社会保障法案》,此法案主要包括三个方案,在社会保险方案中,老年保险制度被置于首位,在公共分类救助方案中,明确以老人、贫困盲人及儿童为其救助对象。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此后,老人一直成为西方各国社会工作主要关注的对象之一。欧洲各国在建立福利国家的过程中,也纷纷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完善老年人服务网络作为其工作目标之一。可以说,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与社会工作的历史进程几乎是同步的。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老年社会工作是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帮助其解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困难,促进改善其生活质量的专业服务。老年社会工作的蓬勃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方面得益千以计算机、核能、光导纤维、航空航天、激光等新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所创造出来的巨大物质财富,为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使各国政府有能力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境遇、提高老年入的福利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上升,各国政府不得不正视和面对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考验和挑战。随着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老年人口的生活条件、特殊需要、医疗照顾、社区支援等问题也就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课题。

当前,老年社会工作已从过去那种旨在改善老年人生活待遇和服务水平,提升到在改善其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挖掘老年人潜能、提倡老年人互助、为老年人争取合法权益的高度。鼓励老年人不再以单纯受惠于社会的角色出现在社会上,而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有权重新参与分配社会资源的形象生活在社会中。

三、影响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发展

纵观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促进或限制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千老年社会工作来说尤其如此。老年社会工作致力的目标就是要帮助那些需要救助和服务的老人走出困境、摆脱贫困,与其他社会群体一起分享新的社会资源,以达致颐养天年。要做到这—切,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基础,很难实现其目标。老年社会工作的经济支持有两个来源:一是政府,二是民间团体,其中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政府。政府颁发的老人福利津贴的多少、修建老人活动中心的数量、提供廉价老人公寓的能力以及健全社区服务网络的规划,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正因为如此,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老年社会工作相应发展得较为完善—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老年社会工作则发展缓慢。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经济发展水平只是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必要前提,而不是一个充分必要的条件。也就是说,一个经济很富裕的国家,如果它的社会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不注重保护老年群体的特殊利益,那么它的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水平亦可能很低,反之,在一个经济不太富裕的国家,如果老年社会工作有强大的民众基础和社会政策支持,也会发展得比较完善。

(二)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是国家实行社会行政管理、推行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基本手段,是社会工作行政的活动依据。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发展的总目标和总规划, 社会政策就是总目标和总规划的具体体现。换句话说,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和总规划需要通过社会政策加以具体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社会政策所规定的任务、要求、目标直接影响着某一群体和某一具体行业的兴衰与发展。例如,有无对老人、贫困者、残疾人、军烈属的社会保护政策,就直接影响到这些群体的生存和发展。世界各国有关退休老人、鲸寡老人、贫困老人、高龄老人的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规,在帮助老年人走出困境、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年人作为竞争能力较弱的群体,他们福利保障水平的提高、生存条件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直接影响并指导着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当然,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不应只是单纯遵照社会政策的任务、目标来开展其工作,也可能通过发现社会政策和法规的不完善,促成建立更为合理的政策法规,来推动老年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文化因素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或多或少受到基督教博爱观念的影响。 无论是青年还是老年,都倾向于过一种较为独立的生活。西方文化所赞扬的那种有独立才有尊严的思想,使一些老年人在身处困境时也耻于向子女伸手。此种文化观念决定了西方大多数老人认为,赡养老人是政府的责任,同时个人也应承担起自我养老的义务。由干西方绝大多数老年人都选择单独居住的生活方式,这使得社会发展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老年人服务网络,以解决老年人的种种特殊需要。诸如陪老人聊天、带老人看病、帮老人购物、为老人咨询等服务都进入老人社会工作的视野。由文化观念所带来的老人赡养方式、居住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不同文化背景下老年社会工作的区别。

中国素有尊老敬老的传统。从孟子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到张载的 “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都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尊尚老人的。中国文化十分强调 “孝道”。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 ,父母死后,要 “三年无改于孝道”。(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把孝作为道德的根本,认为人学习做事,做官有为,都是为了光耀祖宗,孝敬父母。中国文化的“家国一体”模式,也使家庭承担了许多本应国家来承担的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赡养老人完全成为家庭的责任。即使是在当代中国,老人也以能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膝下围着一群子女为荣。许多老人仍把进养老院生活视为人生之不幸。由于中国文化过分强调家庭的养老功能,所以长期以来,老人社会服务网络体系的发展严重滞后,这也制约了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四、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

(一)社会撤离理论

社会撤离理论(Disengagement Theory)认为,人的能力会不可避免地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因活动能力的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希望摆脱要求他们具有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待,愿意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自愿脱离社会。在社会撤离理论看来,老年人减少他们的活动水平,减少与人交往,关注内心的生命体验,这会使老年人过上一种平静而令人满意的晚年生活。而且,老年人主动地撤离社会,能使社会权力井然有序地实现交接,社会也不会因老年人的死亡而功能受损。因此,社会撤离理论认为,老年人从社会主流生活中的撤离,无论这一过程是因老年人自愿还是由社会发动,对社会和个人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尽管社会撤离理论不乏合理之处,但其理论前提(假设所有老年人都愿意脱离社会)并非完全成立,也为许多社会工作者所反对,理由如下:

(1)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普遍改善,老年人预期寿命普遍延长,他们在离开工作岗位后还可生活20-30年,因此,如何保持他们退休后的活动水平已成为各国老年社会工作者正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2)无法证明老年人退出有用的社会角色必定对社会有利。事实上,每个人在社会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他们脱离社会的程度也不一样。一些人80岁仍担任国家要职,而一些人55岁就只能提前退休。在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卫生领域,许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3) 社会撤离理论忽视了个性在一个人适应衰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许多老年人一生都愿意保持一种活动水平较高的生活方式,这与他们的生活满意度直接相关。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老年志愿工作者,对这一情形作了最好的诠释。社会工作实践也已证明,那些与人交往频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老年人比那些独处的老年人身心更健康。

(二)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 (Activity Theory) 与社会撤离理论的基本观点正好相反,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入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活动理论主张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色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活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为大多数老年社会工作者所肯定。在老年社会工作者看来,社会不仅在态度上应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应努力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提供条件。现实情况是,许多老年人想有所作为而苦于没有机会,一些老年人因退出社会主流生活而导致老年抑郁症;有些老人因枯坐家中无人交谈而提前开始脑退化。现代医学证明,勤于用脑虳人比懒于用脑的人,脑力退化的速度要缓慢得多,常有人陪伴的老人比较少说话的老人更少患老年痴呆症。因此,让老年人保持较高的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对防止老年人大脑退化具有重要作用。

由美国学者提出的产出性老龄化(Productive Ageing,又称生产性老龄化)是关于老年人角色的理论。产出性老龄化被界定为:发挥个人能力从事商品和服务生产的老龄人口的任何活动,而这种贡献并不考虑老年人是否得到报酬。产出性老龄化比我国所说的 “老有所为“ 要窄—些,但它们都强调积极的社会活动对老入生活和社会的贡献。

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以活动水平的高低来判断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事实上,老年人的经济收入、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是构成老年人是否有一个幸福晚年的重要因素。我们也不能忽视如下事实:有些老年人活动不积极却也很快活,他们赋闲家中养花喂鸟以娱悦性情、读书写字以丰富情趣。也就是说,老年人因性格差异会有截然不同的晚年生活,我们不应以一种模式去要求所有的老年人。

(三)连续性理论

连续性理论 (Continuity Theory) 认为,不论是年轻还是年老,人们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生活方式,而个性在适应衰老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连续性理论看来,如果一个人在老年时仍能保持中年时代的个性和生活方式,那么他(她) 便会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因此,每个人不用去适应共同的规范,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个性来设计生活模式,这是老年人对生活感到满意的基础。对个体而言,连续又可分为内部连续(个性、爱好)和外部连续(年轻时爱踢足球,年老时踢不动了仍爱看足球)。

连续理论的最大缺陷在千忽略了外部社会因素对人们个性改变的作用及对衰老过程的影响。事实上,对生活满意度高的老人常是那些没有拘泥于某种固定生活模式、能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其生活方式的人。

(四)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Theory) 又被称作象征互动理论。此理论认为,人们是在他们的社会环境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他们的自我概念的。换句话说,人们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判、态度来思考自身的。这一理论强调人们赋予符号的意义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比方说,如果整个社会对老年人采取歧视的态度,必然会对老人的自我认知产生影响。如果老年人每天听到的广播、看到的电视、外出购物所目睹到的一切,都把老人描绘成昏庸、老朽、无用, 自然会对老人的自我观念产生否定性的认识,让他们感到自己不再有能力,对家人和社会都是负担,从而使他们与社会产生隔离感。

从符号互动理论派生出了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社会损害理论指出,有时老年人的—些正常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例如,一位因丧偶心情痛苦的老人,询问子女自已是否应该搬过去与其同住。这种询问就很可能被子女视为老人无能力再做出任何决定,从此凡事处处为老人作决定。这种关心久而久之就会让老人觉得自己的确缺乏能力而把一切决定权都交给子女。也就是说,接受消极标志的老人随后会进入消极和依赖的地位,丧失原先的独立自主能力。现实生活中很多案例表明,对老年人的过分关心导致老年人认为自己无用的错误认知,从而对老年人的身心带来损害。这一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社会重建理论则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社会重建理论的基本模式是:第一阶段,让老人了解到社会上现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和错误观念。第二阶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观环境,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年人的住房、医疗、贫困等问题。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划、自我决定,增强老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 (Social Exchange Theory)以行为心理学和功利主义经济学为其理论依据,认为社会互动是一种双方交换的行为,在交换过程中双方都考虑各自的利益。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们是通过掌握物质财富、能力、成就、健康、美丽等社会认可的资源来确认自己的社会地位的。 在社会中,大多数老人掌握的资源比年轻人少,因此,他们的社会地位便相应下降。 由千老年人缺乏可供交换的资源,所以他们在社会中只能扮演屈从和依赖的角色。 基千此,社会交换理论提出,发展与老年人有关的政策和社会服务的原则就是力求最大限度地增加老年人的权力资源,以保持老年人在社会互动中的互惠性、活动性和独立性。也就是说,应该让老年人拥有可供交换的资源,让他们感到自己有用,仍能给下一代提供帮助和支持。 而且,应帮助老年人意识到他们曾经被尊敬、被需要以及对社会做出过巨大贡献。

五、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一)老年个案工作

(1)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由于老年群体有着与其他群体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因此老年个案工作除了要遵循一般个案工作的方法与原则外,还有自身独特的原则和要求。这些原则大致如下:

  1. 从价值观上尊敬并接受老人。如果在观念上就对老人持排斥和歧视的态度,视他们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觉得他们老朽、昏庸、无能,只能消极地适应生活,那就无法从事老年个案工作。 只有从观念上接纳并尊敬老人,相信他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才会有信心通过服务去帮助改变老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2. 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能否与老年人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是老年个案工作能否得以进行下去的前提。只有接纳老人并愿意给予其积极支持的人,才有望与老人建立信赖关系。社会工作者要真心关心老人,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并对他们的感受做出积极的回应,让老人从这种回应中感到被尊重,方能营造一个让老人自由倾诉的环境氛围。当然,也只有那些有意愿改变自身处境的老人才可能在心理上不抵触社会工作者的帮助。
  3. 有耐心、多鼓励。老年人有多种多样的性格类型。有些老人性格内向、寡言少语,尤其对不熟悉的人有较强的防备心理,他们常表现出懒得开口,对问题持不作答的态度。另一类老年人则可能表现出喋喋不休、自顾自地不停说话,根本不去关心对问题的回答。这两种情形,都要求社会工作者要有耐心。对于沉默寡言的老人,在开始交谈时可先不涉及其存在的问题,而是聊—些与他有关的日常小事,让老人感到你的真诚关心,这样才能使服务继续下去。对于反复晇叨的老人,首先要容忍,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告诉他 “这事您已经提及过了”,但语气要委婉,否则会使老人感到自己讨人厌。除了耐心以外,社会工作者还需多鼓励老人,对千他们取得的任何改变都应及时地给予称赞,以促进他们自信心的建立。但切忌不符合实际的奉承和过分的夸奖,会让老人感到你在敷衍他、不真诚。认真倾听老人的问题,不随意打断他们说话,在老人个案工作中也十分重要。因为,老年人说话的逻辑性已不像年轻人那么强,一旦被打断,常常忘记自己说话的主题和想要表达的意图,难以将服务连贯地进行下去。
  4. 让老人自我选择、自我决定。尽管在实际服务过程中,许多老人会说 “请你帮我拿个主意吧,我真不知该怎么办了”,但每个老人对千自己能够做出决定还是十分高兴的,这能让他们感到自信和力量。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要相信老年人有能力做出决定,而且应积极鼓励老人参与计划的制定与策略的选择。让他们参与决定,有利于激发他们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个别化的原则。许多调查表明,人们很容易按照某种固定的类型和范畴去理解老年人,认为老人大多残弱、贫穷、孤寂、固执,实际上,老年人的真实状况要比人们的想象好得多。尽管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会带来生理心理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并不是千篇一律地按同一模式发生在每个老人身上。有些60岁的老人可能比30岁的年轻人在生理上更健壮、在心理上更愿意接受新事物。一些老人健康、健谈且风趣幽默,欣然接受老之将至,有的老人把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有固定的目标,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事实上每一个老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他们自身的个性和特点,我们切不能用某一固定的模式去套他们的生活。

(2)老年个案工作的辅导技巧

老年个案工作的技巧有很多,这里只谈在国内外运用较多的两种:怀旧和生命回顾。

  1. 怀旧。怀旧即是让老人回顾他们过往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事件或时刻,从回顾中让老人重新体验快乐、成就感、尊严等多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情绪,帮助老人找回自尊和荣耀。这一方法对调整老人心态十分有效。社会工作者在北京临终医院接触到这样一个老人,他终身未娶,在50—60年代曾是北京市和全国劳动模范,受到过多位国家领导人接见。老人因腰肌疾病无法直立行走,只能卧床接受治疗。由千他一生勤劳、乐于助人、追求独立,因此对自己需他人服侍的现状无法接受,造成精神压抑,导致精神障碍。对于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老人,院方通过让老人回顾过去岁月中那些令人骄傲的事件和时刻,使老人重新找回了自尊,有勇气面对自己目前的实际情形,配合医生积极治疗。通过怀旧,老人也可能再次体验过往岁月中不愉快的事件,但老人对不愉快事件的追述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其自责和内疚,减轻焦虑和不安。
  2. 生命回顾。生命回顾是指通过缅怀过去一生成功和失败的经历,让老人重建完整的自我。鼓励老人将整个人生的经历尽可能详尽地倾诉出来,以达到内省的目的。生命回顾与怀旧不同的是,它是对整个人生的回顾,而不只是回顾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和事件。因此,它更系统详细,也更能让老人面对自己的人生境遇,体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生命回顾的方法已被成功地运用于治疗多种老年病,特别是那些患有抑郁症的老人。在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三种晚年精神病中,抑郁症的发病率最高。抑郁症的最典型症状之一,就是对生活失去兴趣并伴有轻生念头。通过生命回顾,许多老人减轻了自责内疚,重塑自我,找回了生命的意义。生命回顾和抗抑郁药物的配合治疗,被临床证明对老年抑郁症疗效明显。

(二)老年小组工作

(1)老年小组工作的基本原则

老年小组工作是通过组织老人参加各种活动小组,提高老人活动水平,建立老人间的互助网络,以帮助他们摆脱孤独和寂寞,使晚年生活充满乐趣的工作方法。老年小组工作有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1. 不要预先假设有些老人爱参加小组活动,有些老人不爱参加小组活动。事实上绝大多数老人都有被人关注、与人交往的愿望。
  2. 社会工作者一定要有耐心、细致、周到的工作态度,尽可能考虑到每个老人的特殊需要。如果一个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活动的时候,总是举着图片向老人示意活动的规则,那些视力不好的老人可能因无法看清图片而不理解规则,等活动开始以后不懂规则的老人就显得十分愚笨,这就可能会挫伤老人的自尊。
  3. 小组组员的选择要恰当、合适。一个腿脚不便者自然不愿待在一个用脚很多的活动小组中,正如一个曾是医科教授的老人不愿意待在 “疾病预防扫盲小组”一样。因此,小组组员的合适安排,是使老人能够继续参加活动并对小组活动感兴趣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宜把教育水平大致相当、身体活动能力无甚差别的老人组成一个小组。有些社会工作者诉苦,花很大精力准备的小组活动,老人们不感兴趣,原因就在于社会工作者对老人的生活背景缺乏了解。把那些年轻时曾热衷于体育活动的老人组成 “体育迷“ 小组,让他们对体育评古论今,这一定会使他们情绪高昂。
  4. 不强求的原则。社会工作者虽然应尽可能调动所有老人参加小组活动的积极性,但对个别不愿意参加活动的老人则应尊重他们的选择。

(2)老年小组工作的具体技巧

  1. 社会工作者在小组活动之前,要作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尤其是第—次小组活动,社会工作者事先要有周密的考虑,包括语言的运用、游戏类型的选择、让大家互相熟悉的方式等。第—次活动要使组员感到轻松自然、愉快开心、活动有趣。
  2. 所组织的活动或游戏一定要简单易学,使老人一听一看就懂,否则老人会因做不到而感到自已无能。社会工作者应以缓慢、清晰、大声的语言讲解规则,要确保每个组员都明白规则。
  3. 社会工作者要不失时机地赞赏组员的能力。通过赞赏来增加组员的自信心,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参与。要切记,赞赏应是真诚的鼓励,而不是夸大的谎言。同时,对于个别以自我为中心的组员,社会工作者要加以引导、规范,使他们不至千影响小组工作的目标完成,但应注意不要责之过严。
  4. 社会工作者要关心每个组员对活动的感受,发现一些组员对活动反应冷淡时,要适当调整活动程序,避免冷场。要防止在小组内组员自发形成“小山头”。一经发现,社会工作者要巧妙地进行干预,以达到所有组员互动的目的。
  5. 在小组活动行程过半时,社会工作者应协助组员真实叙述对小组活动的感受,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使下一阶段的活动更符合组员的兴趣爱好。
  6. 小组行将结束时,社会工作者应评价小组活动的成败及每个组员的发展。

六、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一)机构照顾

(1)何为机构照顾

机构照顾是指在专门为老人提供护理、食宿、照料的各种福利院和敬老院,对老人实施的照顾。老人一旦入院,老人的一切生活都在院内进行。由福利院对入院老人进行全面的照顾可以帮助老人顺利地生活,特别是对那些不能自理的老人十分重要,而且由福利院的专门人员向老人提供服务水平一般不会太低。所以,许多国家建立专门的福利机构,接纳老人,向他们提供多种服务。

机构对老人的照顾,以机构的设置条件,特别是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技巧为转移。良好的服务设施,高水平的、关心老人的专业人员会满足老人的多种需要,从而使老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如果工作人员缺乏对老人的尊重、接纳,缺乏服务技巧,老人就不可能获得真正优质的关怀和服务。在英国,机构照顾曾经是主导的老人服务方式,但是由于一些福利机构存在忽视以致虐待老人的现象,最后导致机构照顾模式向社区照顾模式的转变。

(2)我国机构照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存在着需要照料的老人逐年增加,但各种福利院和敬老院床位却大量闲置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第一,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以家庭养老为主,老人一般不愿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进养老院,总觉得进养老院是孤寡老人的出路,有儿女的老年人进养老院有失面子。第二,一些想入院的老人无法承担养老院的费用。老人群体的收入往往较低,特别是一些老年女性可能没有退休金,只能依靠子女供养。那些高龄且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面对养老院的收费标准,只能望而却步。而部分退休收入较高或子女经济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往往拥有自己较好的住房条件,他们可以通过请保姆在家安度晚年。

养老机构大量空闲床位的存在,造成资金的积压与浪费,使本不充足的老年福利经费更捉襟见肘。如何建立与我国现实情况相适应的养老方式,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另外,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建设起步较晚,现有的各类福利机构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作者多数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他们对工作热清认真,但缺乏必要的专业方法。加强各类福利机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培训,是提高院舍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社区照顾

社区照顾是指将那些需要照顾的老人尽可能留在他们熟悉的社区环境中接受照顾。社区照顾也指动员社区内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去满足社区内老人们的多种需要,以帮助他们在社区内能够幸福地生活。目前,我国各主要城市都纷纷推出一些社区老人服务项目,帮助身处困境中的老人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应该说,发展老人社区照顾,是解决我国老人照顾困难的一条比较可行的道路,理由如下:

第一,家庭照料功能的弱化。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家庭规模逐步小型化,年轻一代追求现代生活,无暇顾及老人照料,青年人婚后多选择离开父母单独居住,以追求独立自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观念变化,只要条件允许,也不愿与子女同住。以上诸多原因使现代家庭越来越难以完全承担照料老人(特别是身体有残疾或精神有障碍的老人)的责任。

第二,老人们大多愿意在他们熟悉的社区环境中生活。

第三,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及迅速增长的高龄老年人口,国家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上一时难以拿出大量资金发展机构照顾。

第四,社区照顾可以有效利用社区内的闲置资源。目前我国各城市社区中,都有不少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的低龄老人,他们是社区照顾中的重要资源。

第五,走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相结合的道路,是满足我国老年人不同层次服务需要的最佳途径。正规照顾是指由领薪专业人员在机构内或在受照顾者家中所提供的照顾,如敬老院、福利院、老人日托中心、老人家务助理、老人社区医院等。非正规照顾是指由家人、亲友、邻里或志愿者提供的照顾。非正规照顾有重要的功能:它一方面成本低廉,提供服务快捷灵活,提供服务者又多为熟悉的邻里朋友,所以较容易为老人所接受;另一方面,非正规照顾能增加社区的关怀感、安全感和归宿感,能培养社区成员守望相助的精神。可以说,如果发展正规照顾是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责并能使老人得到保质保量服务的话,非正规照顾则能在更大范围内为老人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

第六,那些无经济能力买高价服务和进各类福利院、敬老院的老人,有权从他们生活的社区得到关怀和帮助。社会工作永远应该面向那些需要救助且自身无力自我救助的人群。中国低收入阶层的老人在过去的岁月中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们年老且家庭成员缺乏足够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时候,在社区内得到免费和低费的社区照顾,是他们的权利,也是社区和社会的责任。

老年社会工作